本网讯(文/梁姗姗 徐正凯)近日,省教育厅公布了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名单,我校10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。电工电子技术等5门课程被认定为线下一流课程;武当文化概论被认定为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;汽车营销虚拟仿真实验等3门课程被认定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;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被认定为社会实践一流课程。

 
  
   
    序号  | 
    课程名称  | 
    课程负责人  | 
    课程类别  | 
   
   
    1  | 
    电工电子技术  | 
    方凯  | 
    线下一流课程  | 
   
   
    2  | 
    汽车构造  | 
    冯樱  | 
    线下一流课程  | 
   
   
    3  | 
    机械原理  | 
    任爱华  | 
    线下一流课程  | 
   
   
    4  | 
    材料力学  | 
    郝琪  | 
    线下一流课程  | 
   
   
    5  | 
    高等数学  | 
    胡政发  | 
    线下一流课程  | 
   
   
    6  | 
    武当文化概论  | 
    杨立志  | 
  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| 
   
   
    7  | 
    汽车营销虚拟仿真实验  | 
    李建忠  | 
  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| 
   
   
    8  | 
    曲轴桁架机械手电气控制虚拟仿真实验  | 
    李慧玲  | 
  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| 
   
   
    9  | 
    汽车智能生产物流虚拟仿真实验  | 
    何波  | 
  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| 
   
   
    10  | 
  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  | 
    孙绪兵  | 
   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 | 
   
  
 
 
2019年教育部实施一流课程建设“双万计划”,即经过三年左右时间,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。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,梳理课程建设新理念,推进课程改革创新,消灭“水课”,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,形成多类型、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。
我校高度重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,积极响应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“双万计划”,开展线上、线下、线上线下混合式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建设,推进课堂教学改革。积极组建优秀教师团队建设一流本科课程,建立校内课程建设激励机制,健全支持政策,完善课程管理和评价机制。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,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。学校将继续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。